
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亦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无论春夏秋冬,她始终重复着看似简单却充满艰辛与不易的特教工作,用自己的无私与博爱,无怨无悔地发挥着光与热。她就是王燕,一名95后的小姑娘,乐平市启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2017年9月怀着对绿叶精神的向往与追求,怀揣着对特教的那份执着与热爱,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特教学校。因为她相信,比起普通小孩来说,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她,这里的工作更能让她学有所用。
为特殊孩子擎起一片蓝天
“没有爱,就没有特殊教育。”这个23岁的年轻姑娘王燕怀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如春雨般滋润着这些折翼的天使,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精心呵护弱苗成长。
特殊学校的学生都是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有智力、视力、听力、情绪与行为等方面有缺陷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生活自立能力等都很差,这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而王燕就是这么一位老师。她虽然年纪不大,但进校一年时间来,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如一,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把浓浓的深情渗透到自己热爱的特殊教育事业中,她爱教育事业,更爱这些需要帮助的特殊孩子。她深信普通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希望,祖国的花朵,特殊教育同样也能擎起一片蓝天,一弯残月。
培智班的一位学生有自闭症,曾经上过幼儿园,但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王燕老师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自然承担起了照顾这位孩子的义务,从最基本的教他做起,比如,识五官,最开始教他认识嘴巴,他根本不能理解什么是嘴巴,王老师这时候就会站在他的对面,一遍又一遍形象生动地向他诠释什么是嘴巴,也许在普通孩子眼里,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可是王燕老师必须付出比教普通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带着他学习,闲暇时也会与各任课教师积极沟通,让大家都可以去关注和帮助这位同学。
平时下课没事,王燕老师都会去教室看看,观察一下孩子们今天的状态是否和昨天不一样,及时发现及时检查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她说,家校合作关系在特殊教育领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纽扣,只有通过与家长的积极沟通才能更好更快地了解孩子们的喜好,在教育教学中才会有更好地举措,教育方法更具有针对性。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这样的小事在她眼中都不是小事,像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
坚定信念,无私无悔
选择了特殊教育就选择了艰辛;选择了特殊孩子就选择了付出。当初也有过想要转专业的念头,可在后来特殊教育的学习、有见习中,发现了特殊孩子们也有可爱的一面,也许有时会“急”得跳脚,但他们只是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她选择把爱播撒给了最需要关怀的特殊儿童,也把最好的青春,无私地献给了特教事业,却从不曾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她的付出也得到了认可,2017年荣获江西省特殊教育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2018年全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等等。而这些荣誉背后,更是一种激励和责任。为了家长们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她竭尽所能给予学生最真实的爱与呵护,让爱成为他们隐形的翅膀,和他们一起飞翔。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特殊孩子们缺失的部分,用自己的爱心来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