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全国残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在讲话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将残疾人事业置于重大时代课题之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残疾人事业、怎样发展残疾人事业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习总书记曾指示: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距离2020年残疾人全面小康仅剩2年左右的时间了,那么,到了2020年,关于残疾人民生保障会实现哪些目标呢?国家的“残疾人十三五规划”对残疾人民生有哪些安排呢!
《“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之
一、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
1、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
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对以老养残、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因抚养(扶养、赡养)人生活困难、事实无力供养的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规定的,纳入救助供养范围。
对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的残疾人,稳步提高救助水平。
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管理和康复服务机制。对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
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健全流浪、乞讨残疾人返乡保障制度,对因无法查明身份信息而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残疾人给予妥善照料安置。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困难残疾人纳入惠民殡葬政策范围。
2.建立完善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
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适时调整补贴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扩大补贴范围。
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福利保障水平。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和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予以补贴。
落实已出台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用水、电、气、暖等基本生活支出费用优惠和补贴政策,制定实施盲人、聋人特定信息消费支持政策。
各地对残疾人搭乘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给予便利和优惠。
公园、旅游景点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残疾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3.确保城乡残疾人普遍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落实符合条件的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范围。
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对残疾人实施优惠保险费率,鼓励开发适合残疾人的补充养老、补充医疗等商业保险产品。
鼓励残疾人个人参加相关商业保险。
4.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
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给予优先轮候、优先选房等政策。
农村危房改造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
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要求,采取制定实施分类补助标准等措施,对无力自筹资金的残疾人家庭给予倾斜照顾。
到2020年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务。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集体公租房、过渡房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
5.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
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实现与儿童、老年人护理照料服务体系的衔接和资源共享。
逐步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扩大受益面。
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提高托养机构规范化服务水平。
为盲、聋、智障等残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对收养残疾儿童的家庭给予更多政策优惠支持,使更多的残疾儿童回归家庭生活。
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残疾人的风俗习惯,健全惠及各族残疾人的托养照料服务体系。
二、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重点政策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为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扩大到低收入残疾人及其他困难残疾人。
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护理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
3.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4.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
有条件的地方对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补贴。
5.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
有条件的地方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
6.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予以资助。
7.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
积极做好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地方探索提高重度残疾人大病保障水平,完善残疾人医保结算、救助流程。
8.盲人、聋人特定信息消费支持
对盲人、聋人有线(数字)电视费用、宽带和手机上网流量费用等给予优惠照顾。
9.阳光家园计划
支持日间照料机构和专业托养服务机构为100万人次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劳动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补充阅读:习近平9条专门指示,表达党中央对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人道主义的情怀,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他曾经在9个重要场合做出专门指示,表达了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表达了党中央对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1、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群体
2014年3月21日,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致信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指出: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中国梦也是残疾人的梦
2014年5月16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强调: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
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3、对残疾人要采取特殊帮扶政策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采取特殊帮扶政策。
4、保障残疾妇女的健康需求
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讲话:
我们要保障妇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关注农村妇女、残疾妇女、流动妇女、中老年妇女、少数族裔妇女的健康需求。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康复室了解截瘫伤员的康复治疗情况,他指出:
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6、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指出: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7、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于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指出:
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8、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向大会作的报告,报告指出:
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他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9、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2013-2022年亚太残疾人十年中期审查高级别政府间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中国将一如既往推动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国际残疾人事业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