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全国助残日”典型宣传报道——乐平市残疾人希望之家:轮椅上的“希望灯塔”“我太明白脊髓损伤者的困境了,那种失去自理能力的绝望,时刻需要有人拉一把。”2020年10月,脊髓损伤患者余保民在乐平市残联支持下创办景德镇首家残疾人希望之家。他用爱与希望,让“折翼天使”重新拥抱生活的阳光。 在乐平市残疾人希望之家,许多曾经极少出门、依赖家人陪伴出行的残疾人迎来了人生蜕变。“记得之前脊髓损伤人员第一次来的时候,都需要几个家人陪同。”余保民向记者回忆道,“但现在,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 为帮助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余保民和工作人员与每位残疾人深入交流,量身定制康复计划。从基础的换衣、洗澡、挪位,到独立驾车出行等复杂技能,工作人员都会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我们教他们如何把轮椅拉到副驾驶室,到达目的地后怎样安全下车。”余保民介绍,“通过持续的训练和鼓励,现在大部分残疾人都能独自往返希望之家。2024年“希望之家”被景德镇市残联确定为“景德镇市脊髓损伤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机构”,给予资金扶持,长期邀请各方面专家开展自助互助康复培训。 为丰富伤友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之家精心打造艺术学习平台,举办工艺美术培训,聘请多位高水平的景德镇陶瓷绘画大师现场授课。在大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伤友们沉浸于陶瓷艺术创作,在一笔一画中感受艺术魅力,陶冶情操,也培养起对陶瓷艺术的深厚热爱。 在就业帮扶领域,希望之家积极搭建平台,开办残疾人面点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面对面指导的方式,提升伤友们的就业技能。去年中秋节,伤友们亲手制作的月饼在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销售额突破1万余元。这份成绩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更极大地增添了伤友们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看到自身价值。 此外,希望之家成立的日间照料中心,成为了伤友们交流沟通、参与社会活动的温馨家园。在这里,大家相互陪伴,共同参与各类活动,在交流与协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机构还经常组织伤友走出家门,开展葡萄园采摘、生态园野炊等活动开拓视野;多次组织伤友前往南昌、鹰潭等地,参与轮椅跑、轮椅舞、飞镖比赛等体育赛事,且屡获佳绩,展现出残友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谈及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性,余保民表示:“这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政府一直倡导的残疾人发展方向。让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对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希望之家的帮助下,从亟需依赖他人照顾走向独立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拥抱社会。 “我们将持续深化康复、生活自理、心理疏导、日间照料等各项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残友恢复正常生活,激发他们的生存意志,让希望之光照亮每一位残友的生活。”余保民坚定地表示,“未来,希望之家将继续践行使命,为残友们创造更多可能,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故事。” |
版权所有:景德镇市残疾人联合会 技术支持:景德镇在线网 |